在集团热电厂机电车间钳工二班,提起维修工曹际发,大家无一例外都会竖起大拇指。“技术过硬,干啥像啥。”“工作踏实,从不偷懒。”“脑子特别活泛,总能凭借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完成各类检修任务。”“设备检修工作的‘有心人’。”这些都是大家对他的评价。
“这个事儿,得想个办法处理一下。”这是曹际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一次,水处理车间的塑料管道开焊漏水,由于管内积水无法排空,如果等水排完再修,水处理工作将会面临停工。面对这一紧急情况,曹际发深入现场仔细勘查漏点情况,凭借丰富的实操经验和技术积累,提出带水焊接的抢修方案。获得批准后,他迅速穿戴好防水装备,在水流持续渗出的复杂环境中精准定位漏点、控制焊接温度与节奏。经过紧张操作,漏点很快就被封堵完成,管道恢复正常运行。
在更换265烧结电站凝结水泵的工作中,曹际发同样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思路与创新能力。当时,新水泵型号与旧水泵型号不匹配,尺寸差异大,安装难度高。曹际发拿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新旧水泵,和同事们讨论了两套方案,最终确定保留水泵底盘,只更换水泵和电机的方案。汽轮机停机后,曹际发全程参与,负责吊装工具安装、旧水泵拆卸和新水泵吊装等工作。安装过程中遇到螺孔对不上、支架高度不合适等问题,他凭借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并带领团队逐一克服。最终,水泵提前更换完成,试运行后各项参数良好。
“曹师傅是一个‘有心人’,他不仅拥有一双善于洞察问题的慧眼,更具备一双勤于实践的巧手。”维修班班长蔡润来这样评价他。以往,氧气、丙烷瓶操作工具存在数量多、携带不便和取用困难等问题,极大影响工作效率。曹际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他从仓库找来废旧边角料,经过反复测量、裁剪、加工后,成功制作出了四合一专用工具。该工具不仅能收纳氧气、丙烷减压阀,还能便捷开启气体开关,做到了“一器多用”。水处理车间的酸罐托架同样经曹际发之手获得“新生”。原托架因材质单薄、耐腐蚀性差,在酸性气体环境中短短两年便锈迹斑斑。他找来厚实的废板材,依据酸罐尺寸精心设计,打造出新托架,并进行防腐处理,让酸罐有了稳固的“新家”,使用寿命也大幅提升。
尽管已在检修一线深耕多年,但曹际发始终怀揣对知识的炽热渴求。他常说:“检修这行,要学的东西太多,只有不断学习、多实践,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。”厂里组织的学习培训,他场场不落,还主动分享工作经验。在上届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中,他以扎实的技术功底获得钳工组一等奖。
曹际发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,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,也为同事们树立了榜样。面对接下来的工作,曹际发表示,自己将继续立足岗位,持续提升技能水平,以高度的责任感保障热电设备的稳定顺行。